而留在电梯里的沈老师,看着那落在电梯扶手上的黑色雨伞,挑了挑眉,没说话。
门一开,门一关,应急楼梯间骤然变暗的光线仿佛能遮盖一切,也让人迅速冷静下来。
温年靠在墙上。
还好感冒了。
还好戴了口罩。
还好在那人眼里,他只是制作中心新来的员工。
离和导演约好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温年站在楼梯间,等脸上温度消下去。
他不自觉抬头,往楼上看了一眼。
现在上去,沈淮景应该在,遇不上最好,遇上了……好像也好。
半小时后。
等温年走到化妆室的时候,脸上温度已经彻底消了下来,甚至因为在楼梯间吹了许久的风,浑身冒着点凉气。
这是二夏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温年,比照片更有冲击力。
那天,吴导拿着合同回来时候的事还历历在目。
从业三十多年,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的吴导,神情复杂地问副导:“你说我们节目收视率能好吗?”
所有人:?
后来,他们才知道,是“小工具人”
不按常理出牌的一通操作,给吴导整不会了。
在吴导绞尽脑汁编理由的时候,“小工具人”
不仅非常快速地接受了“由于节目安排,他的录制周期‘可能’不会特别长”
的设定,甚至非常高兴地提出了唯一要求:“希望能一期结束。”
在吴导对“小工具人”
过于自觉,有些过意不去,想润色一下说辞的时候,被“小工具人”
当场点破,说他知道自己本来就只是用来填补规则漏洞的不必要选手,不要求节目分量。
吴导当场自闭,人生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工具人的专业名称叫做“填补规则漏洞的不必要选手”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