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在完成了“诱敌深入”
的任务之后,张立宪团又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由于敌人大部分已被他们引入了包围圈,现在,上级需要一支奇兵,悄悄地绕到敌人后面去。
当伏击战打响之后,炸毁敌军后逃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这样,才能全歼被围之敌。
这一次,张立宪准备组织一支突击队,由他亲自带领,深入敌后,去完成炸桥的任务。
而他们的这次行动,后来被中国的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成了一部黑白胶片的电影,在中国的城乡广为播映。
电影的名字就叫《奇袭》。
突击队由三百二十三人组成,其中主要是工兵,还有英语和朝语的翻译及前来充当向导和联络员的北朝鲜军官。
除了携带必须的武器之外,还携带了通讯和□□。
在战争中,尤其是在大战前夕双方处于蓄势待发的对峙中时,一支三百二十三人的队伍要穿越敌方的前沿阵地,而且还要不被其发现,简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要穿越的是南朝鲜军的阵地,而他们注定是要被中国士兵作弄一回。
突击队走了一会儿,看见道路已被铁丝网封锁,又折回来,向前沿的另一个方向走。
终于,他们找到一个坡度很陡的山脚,可能南朝鲜军认为这个地方人根本通不过,所以没有很严密的防范措施。
山脚果然落不住脚,坡很陡,土质松软,士兵们上去就往下滑,下面是一条小河,结果士兵们叠罗汉一样叠在一起滑进小河里。
突击队再往前走,接近前沿,又看见铁丝网,还看见南朝鲜士兵们正在月光下挖工事。
趁着一片云彩遮住了月亮,几个中国士兵在张立宪的带领下,把铁丝网顶起来,队伍一个跟着一个地弯着腰钻过去,一连钻了三道铁丝网。
我们看着他们就在南朝鲜士兵的眼皮底下顺利地进入了一片树林,张立宪清点了一下人数,居然一个不少。
下一步就需要过江了。
江桥已被敌人炸毁,但突击队知道,当初北朝鲜人民军撤退时,在江上修了一条藏在水面下的水中桥。
在寻找这个桥的时候,突击队顺着公路走,像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行军一样,对面开来满载南朝鲜士兵的汽车,居然就这样面对面地擦肩而过,中国人与朝鲜人外观上没有什么差别,在黑暗中军装看上去都差不多。
过去之后,连紧握着开了盖的手榴弹、紧张得出了一身汗的中国士兵都觉得奇怪,南朝鲜军队怎么那么好糊弄??
(四)
突击队来到一个小镇,那座水中桥就在这个地方。
可是,这时水中桥已经被南朝鲜军队发现,并已派部队防守。
在江边的一个小屋子里,有几个南朝鲜士兵正在玩着什么,像是在赌博。
张立宪让北朝鲜联络员故意用朝鲜语大声说:“把鞋脱了,准备过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