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点点头夹了小菜放在嘴边尝了尝,“挺好吃。”
董夫人笑了,“知道你爱吃这个味儿,早就备好了。”
等到董昭吃完了,董夫人道:“听说杨家的财物有一百万两,可是真的?”
听到衙门里算出这些银钱董昭也很惊讶。
本来只是几十万两银子,怎么忽然变成了一百万两,董昭沉默了半晌。
“朝廷也有自己的算法,杨秉正犯案,安庆府的杨家已经被抄检,按理并没有罪名下来牵连杨老夫人,即便是牵连也不过是抄些文书。
不能动杨老夫人名下的财物,杨家的药铺都握在杨老夫人手中。
即便说有一百万两银子,也在情理之中。”
董夫人道:“这样说常家真的要赔出这么多钱来?”
“大兴县丞已经判下案子,常家如果不服就要想法子翻案,否则不但要将杨家的财物还出来,还要交一百二十万两的罚金。”
董夫人不禁心里更是惊奇,常家真的阖府来算计杨大小姐一人,这样想想杨大小姐真是不容易,“亏得这孩子早早地搬了出来。”
董昭听得心中一亮,“母亲不是还说杨大小姐应该留在常家嫁给常亦宁。”
董夫人皱起眉头,“怎么每次说到这个,你都要堵我的嘴。”
这些日子儿子愁眉不展心里反复想的就是杨氏,她也不是心狠,可是眼见就是不能成的,她怎么能答应。
本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年轻人都是心血来潮。
没想到杨家的案子儿子还真的认认真真办起来。
儿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下了这样的决心?
“儿子是说真的,杨秉正的案子也早晚能翻过来,”
董昭思忖着怎么和母亲说,“我们家用郎中和太医从来不在意,而今想想杨大小姐若是不行医治病,很多人家不知道是什么情形,不说瘟疫就说醇郡王府和葛家母亲还不能想明白吗?非要门第的虚名,若是我真的娶了乔氏,母亲才真的要发愁。”
董夫人板起脸来,“这些事也是你能强辩的,多少年了就这样的规矩,你能说通我,还能说通京中所有人,将来让人说说文正公夫人是个郎中,我也不跟你说这些,若是你父亲答应,我也无话可说,宁愿豁出脸皮,寻个保山上门提亲。”
让老爷点头根本是不可能的,儿子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