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还是安静着,她静静地注视众人,像一个老师。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做法了,她想,要是连这个都不答应,那就是彻底没法说服的人。
如果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就应该去找谢琰,让她派人要么去恐吓要么去装神弄鬼,把这人吓得没法上朝最好。
当然——她的眼神从每个人的脸上快速地扫过——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为什么反对就是个值得去查一查的问题了。
这时一向支持她的比较理性的几个寒门官员站出来表达同意,渐渐地寒门官员们都表示了同意,崔仪也站了出来;温和派的世族们受到压力影响,渐渐也有人站出来表达了同意,虽然还是补充说关于要选哪两个州郡开始试验要慎重商议,不能随便确定:眼看满朝文武,没有表态的只有一向以顾衡马首是瞻的那几个人了,凤子樟站出来对凤子桓说,“请陛下决断。”
顾衡现在同意不同意都不要紧了,凤子樟准备在后来的方案中直接把顾家势力最为强大的吴郡孤立起来,先将其周围合围,一个一个,都同意了推行了,吴郡世族也没法不同意了……
“顾爱卿意下如何呢?”
凤子桓问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顾衡。
顾衡沉默着,那沉默好像有一整年那么长。
所有人的目光全落在他的背上。
“臣同意。
臣与张大人、徐大人、余大人的观点一样,认为方案可行,只是在选择试行州郡上,要十分小心。”
凤子桓点了点头,连顾衡的党羽在内,所有人似乎都长舒了一口气;接着便眼巴巴地等着皇帝的主意——好像他们对于说服皇帝已经不抱希望,只能祈求天助。
凤子桓谁也没看,望着大殿的殿门,不带感情地说,朕觉得这一方案基本可以接受,尤其是试点这个主意,很好。
选择州郡当然需要注意,朕以为选择具有标杆意义的、此前民众甚苦、不法行为非常严重州郡最好,吴郡啊,会稽郡啊,永嘉郡啊,这些都可以;至于穷困些的,巴中郡就十分合适。
此事朕准了,着丞相和南康王下去准备试验名单,每一步的推行名单都要设计好,再完善些细节,十日后报送朝廷。
退朝,众臣散去。
走的时候,凤子樟认真地看了看顾衡。
他依旧没有表情,他的几个党羽、包括他最器重的侄子顾慷过来与他说话,他都不答,只是安静地走回官署办公。
凤子樟望着他的背影,莫名地觉得他好像矮了一截,像是被人打断了骨头。
“殿下在看顾老?”
崔仪走了过来,脸上挂着笑意。
“崔相。
你不觉得今日,顾衡答应的太轻松了?”
“殿下为何这么觉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