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见贾府闺秀探春、惜春俱在备选之列,遂诏北静王、忠顺王入内共议,又问及平番之策。
原来朝廷关于平番向有“主战”
与“议和”
两派,北静王自是主战派之首,议和派则以忠顺府马首是瞻,相持之间,似是北静王略占上风,然日前兵马大元帅卫廷谷飞书来报,大军初到广西时,与匪寇正面为敌,两军对垒,其子卫若兰为先锋,起初小胜一役,然欲联兵围剿时,才知对方半是盗贼,半是倭寇,内外勾结,兵力虽然强一倍,而两广总督又按兵观望,驰援未及,遂致大败,连卫若兰也于战中失散,至今生死未明。
皇上闻讯甚为焦虑,以为当今之际,应以重兵剿匪为先,不愿分散兵力攘外,因此如今重审卷宗,意欲和亲,缓解内外夹击之势。
忠顺王原在抄检时见了探春一面,此时见皇上问及贾府两女,便知皇上有开脱之意,便顺水推舟,盛赞探春仪容不俗,临危不惧,堪负议和重任。
皇上闻言大喜,即诏贾探春进见。
那北静王原是极力反对和番的,以为国家社稷竟要赖一弱质女流为保障,委实难堪;却因此议利于贾府,不便阻拦。
况且前番抄检之际,园中有许多僧道尼姑设坛念经,因其并非贾府之人,便都令其自去,其间有一带发修行的女尼,穿着簇新的僧袍,神情冷漠,随众离去,北静王因那女尼举止气度与众不同,未免多看了两眼,正欲问时,忽闻潇湘馆一片哭声,又闻报贾府姑表小姐林黛玉病重身亡,当下心烦意乱,怅叹不已,又有拢翠庵女尼妙玉走来,请准往潇湘馆为林黛玉超度。
水溶见那妙玉生得仙姿玉骨,超尘脱俗,春云作态,秋水为神,只当带发修行的尼姑在贾府原本寻常,不以为奇。
及后来看名册时,才知道贾惜春走失,这是抄检官大失职处,倘若皇上察知,必有重罚,如今忠顺王极荐贾探春上殿,却不提惜春半句,自然也是为此。
北静王心中有鬼,便也惟有随声附和,倒由得忠顺府轻易赢了一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